本網訊(唐曉飛 鄒寶宇)4月11日,針對寒地水稻育秧大棚的特點,紅衛農場有限公司今年水稻育秧過程中大量應用疊盤暗室出苗技術以及育秧智能化管控系統,讓廣大種植戶減少傳統種植水稻勞動力的投入,智能化機械化設備讓廣大種植戶變成了“甩手掌柜”。
據了解,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中提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紅衛農場有限公司為解決傳統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的大量投入,積極應用新科技,有效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公司第五管理區一棟育秧大棚內,棚內秧苗整齊一致都達到了苗情的立針期,棚內秧苗就比其他大棚內秧苗長勢突出,原因就是這棟大棚的供苗都是疊盤暗室培育的,同時還配備個智能化管家,讓水稻在溫室大棚內最適宜的環境生長,實現精細化管理。水稻育秧大棚智能化家就是GSM網絡的智能監測系統,其可以測量、顯示、存儲環境溫濕度和土壤水分,每隔設定時間或大棚內溫濕度超過設定的閾值,系統通過GSM網絡自動發送數據到指定手機上,通過溫濕度監監測系統實時監測棚內的溫濕度,并且控制卷簾器自動通風,微噴自動分離,同時,通過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測棚內的水稻苗的長勢,能夠對有發現病變的地方及時發現,方便、快捷、準確的指導種植戶進行育苗管理。相對傳統育秧模式,最怕倒春寒的發生,倒春寒會導致爛種爛苗,耽誤苗情,影響全年生產,如今應用智能化管理設施,控溫控濕,為農業生產插上了智能的翅膀助推農業騰飛。
紅衛農場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的投入,有效的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為水稻提供了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也會提高,是真正的節本增效的生產模式,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成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